当前位置:首页>>机构设置>>教辅机构 当前位置: 教辅机构

产教融合中心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资料来源:     时间:2025-04-22     浏览次数:0


一、部门简介

产教融合中心是河北城乡建设学校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的核心部门,以"服务区域经济、对接产业需求、赋能学生成长"为宗旨,搭建校企合作资源平台,创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各类主体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就业、创新创业,教师科研提供全方位支持。

二、部门职责

产教融合中心负责学校产教融合工作整体规划、项目申请、设计实施等,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1.依据上级相关政策,拟定学校产教融合制度文件、管理办法等;

2.依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制定学校产教融合中心工作计划;

3.负责校企合作平台建设,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订单班、实训基地,开发贴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4.组织技能大师进课堂、企业导师工作室等特色活动,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5.负责教育部门、企业和行业协会等产教融合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工作;

6.负责除贯通培养和住建厅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以外,其他合作办学项目的协调、洽谈、合同签订等事项;

7.负责为师生参与企业实践、创新创业提供资源对接与服务支持;

8.负责国际交流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负责学校外事工作;

9.负责学校产教融合重大项目的的绩效评估工作;

10.负责国培、省培项目投标、组织实施、督导等工作和“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日常工作。

三、国际交流

河北城乡建设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产教融合中心积极与国外高校、教育机构及企业开展合作项目。组织师生赴国外参加实习实训及联合培养项目,拓宽师生国际化视野。引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作为河北教育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协会中职分会理事单位、河北职业教育学会国际化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学校与韩国又松大学、泰国格乐大学、澳大利亚商业智能学院结为友好合作院校,长期推动“3+4”国际直通车项目,输送优秀学生到韩国又松大学、泰国格勒大学继续深造。
  学校被确定为河北省教育厅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试点院校,开设中德试点班。学校与中资出海企业中联国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菲律宾合作共建“海外实习就业基地”。

图片 1.png

中心开发中英双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手册,把生产流程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模块化、工作手册式教材,建立一体化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在海外基地,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模式以实际工作展开教学,满足海外项目需要。

1743467895904022797.png 

学校坚持教随产出、以教促产,实施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学校毕业生参与建设的援建菲律宾大桥项目

图片 3.png

学校对接国际教育标准、优化教学资源,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助推职业教育走出去,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工作上层次、上水平、上规模,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办学格局,全力打造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职教名校”。 

四、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基地充分发挥学校专业资源优势,积极承办国家级、省级职教师资培训项目。邀请行业知名专家、企业高管及优秀一线教师组成培训师资团队,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教学实际需求,精心设计培训课程。

1743467971348040010.png

培训内容涵盖教学能力大赛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学能力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研修学校治理现代化研修等多个领域。近5年来,已成功承办国培项目27期,省培项目5期,培训教师达3000人次,培训效果得到广泛好评。

1743468003800019254.png

五、产教融合共同体

产教融合中心代表学校积极参加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学校作为副理事长、理事单位,先后加入产教融合共同体16家,在推动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

图片 6.png

六、创新创业支持

产教融合中心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孵化、资金支持等一站式服务。举办校级创新创业大赛,挖掘和培育优秀创业项目,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与企业合作,为创业项目提供融资渠道,助力学生创业项目落地生根。近两年,多个项目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1743468074527006869.png

1743468074543026548.png

七、特色与成果

中心已与56家知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信息智能产业学院、含碧园实践教学基地、新媒体运营工作室等特色项目。  

《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系统化研究与实践》案例获省级产教融合典型案例表彰。

图片 11.png

2024年,学校把思政教育和古建筑文化相融合,建成“一馆两室三廊”的育人基地。

学校建有古建筑艺术馆。通过展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木作构件,让学生近距离了解古建筑榫卯结构的功能作用、连结方式,既进行了专业理论学习,也欣赏了古代建筑结构之精妙,感受古代匠人的建造智慧,提升个人审美品味。

图片 12.png

学校建成了"吉古榫卯匠心工作室"与“谭浩楠美术家工作室”两个大师工作室,采取现代学徒制形式,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者与创新者。

两馆图.png

学校建设了古建筑木结构文化长廊,世界建筑大师及作品展示长廊,百朵荷花心向党非遗古板拓画师生作品展长廊三个文化长廊。

图片 1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