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讲堂--回望先辈足迹,牢记青春使命~~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资料来源:基础部 时间:2019-12-02 浏览次数:0次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课程要求和我校具体工作部署,基础部于本学期对在校学生开设历史讲堂。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历史科目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一门课程,旨在通过历史回顾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与社会接触,使他们的精神层面得以提升,在了解国家以前的整体发展态势和进化模式的基础上,学习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产生民族荣誉感。
经过反复研讨,授课内容精选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讲起,到增强海洋意识的重要性,各部分内容紧密连接。
康淑岭老师,从鸦片战争讲起,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篇章,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举,“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勿忘国耻,牢记使命--鸦片战争180年祭》
闫飞老师,主要讲述了近代鸦片战争结束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为救中国所做的种种努力,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以及中华民国的建立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结果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尽进行了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并且经过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中国近代史中的变法与革命》
王茜老师,毛泽东的诗词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壮丽史诗,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形象展现。面对内忧外患,他怀揣着“鲲鹏激浪”的豪情“立志出乡关”,从“昆仑崩绝壁,台风扫环宇”的壮志,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而“霹雳一声暴动”。从“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理想憧憬中,到“横空出世”剑裁昆仑,以至于“天翻地覆慨而慷”“敢教日月换新天”。品读毛泽东的诗词,领略伟人风采,感受他笔下的宏伟气概与那段峥嵘岁月。
《诗词和历史的对话--毛泽东诗词和中国革命史》
金山老师,从郑和下西洋讲到民国海军自沉,中国的海洋权益从最高峰到最低谷的这几百年的海洋史,用史实让大家认识到海洋和国家的兴衰有着必然的联系,必须要学习海洋知识,提高海洋意识。
《回忆蓝疆兴衰,增强海洋意识》
教师创新方式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让历史课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让学生受益无穷。以班级为单位,启发式、竞赛式的教学模式,使历史课程生动有趣,集体诵读更是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爱国情怀,心中坚定了吾辈自立自强的信念。老师们把历史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在我校“和卓”文化的引领下,历史教育走进了课堂,期望城建学子勿忘历史,牢记使命,在未来的岗位上,崇礼守信,诚实友善,爱岗敬业,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增砖添瓦!
历史课程得以顺利开展,离不开校团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每次课前课后,校团委的同学们帮助老师调试音响设备、收放仪器、清理教室等,孩子们表现出的工作热情、文明有礼、敬业奉献精神令人感动,感谢德育中心、各职业群、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为城建学子点赞!